感谢《那些年,那些歌》。我那么年轻,当然没有什么‘那些年’可以怀念(哈!哈!哈!)。就是节目的huel让我可以静下心来,为近来的生活和感受作记录。庸庸碌碌,真的很容易忘了回首。忘了回首这些日子看到什么、做过什么、学到什么。
访问孙燕姿这种太令人振奋我很容易失控以致破坏这篇文章应有的气质的事就暂搁一旁。
遇见桃姐,无论是戏内或戏外,都是一种福分。走进电影院之前,我的期待是‘唏里哗啦’,因为我看预告片的时候就已经‘唏唏嘘嘘’。我没哭。相反的,有好几个段落我还噗嗤笑了出来。我想,哭,也不是许鞍华导演对观众的期待。因为,电影拍得就像是部纪录片,记录着你我他的日常生活。你很少会在看着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哭出来吧。
《桃姐》这部电影里,你找到自己的感同身受吗?你想起爷爷奶奶的晚年生活?你有对年迈的父母要照顾、自己又被生活压得透不过气?你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对于人生,我自认经历尚浅,还没有经历大风大浪、没真正面对生老病死。我依然看到自己的故事。
我是刘德华!CHOK! 啊不是啦。Roger和桃姐没有太多的对话,理所当然地由桃姐打理他的生活。我和爸爸妈妈都这样(没有,我没有把他们当印佣。现在印佣只可以做一份工作,但他们还兼当司机、煮饭、ATM etc)。或许很多传统华人亲子关系都是这样吧,不宣于口。但那份爱,桃姐健康亮灯的时候,在Roger的照料中尽显无遗。
看完《桃姐》,有无奈、有感动。人对老化和病痛,总是无可奈何,却从老化和病痛,才最能感受人的爱与恶。伴随这些感受的,是对未来的思考。第一,我一定要努力挣钱,绝不能让父母住进老人院。因为,不管老人院的环境有多幽美、自己多常探望他们,他们看着同龄朋友孤苦伶仃和陆续离开,怎么可能快乐起来?第二,我未来一定不要住老人院。姑婆屋还比较能接受。第三,我老了,要像坚叔一样积极,透过不同乐趣充实自己的生活,召妓可免。第四,....
我记性不好,该多看几遍,不要浪费了《桃姐》用生命燃烧的道理。
待续...
惊!有人居然事隔多年后,再次写blog! :D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