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0, 2010

箍牙

世界上最能磨出坚毅和耐力的不是登山也不是马拉松,是箍牙。

单单要决定矫正牙齿的那一刻,已经是一种考验。挣扎在漂亮与疼痛之间,到底要取谁舍谁,是在考验你的guts。因为,这个顷刻的决定又岂止是打一支针、拔一只牙那么简单?它的影响力是延续3年的。

矫正工程正式开始。有些‘幸运儿’在上牙套之前,必须拔掉好几颗牙齿。医生也不会一次性的拔完所有的牙齿,他选择慢性折磨,就是每个星期拔一颗。可是拔牙可以打麻醉剂,除了看到大口大口的血流出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绑橡胶圈才可怕。绑橡胶圈的目的是要把你的大牙和大牙之间的空间拉近,硬性移动你的大牙,痛楚可想而知。那段时间里面,你会感到痛不欲生、食欲不振、只可以吃流质食物,听起来很夸张,却非常贴近事实。

来到最核心的步骤 上钢线、粘粒粒。朋友告诉我,在那1个小时多里,你就是全程张着嘴巴让医生工作,想必结束之后就是名副其实的合不拢嘴。这些粒粒和钢线也会一直困扰着你,要么就刮伤舌头、要么就弄到口腔不舒服、吃东西还会塞在粒粒间。

以上的过程都可以列为‘阵痛期’。那日复一日的程序才能真正看到你是不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要小心的刷牙,还要用牙线慢慢清理。睡觉的时候,以为可以解脱了,但原来还要带上一块类似牙套的胶凝。再次强调,这样的事情要做足3年。

最要命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即刻看到矫正牙齿所要的结果,还要忍受一段长时间的反效果。在100个矫正牙齿的人当中,至少99个是因为爱美吧。每天对着镜子,咧嘴一笑,那排像银色假牙般的牙套就露出来。好,决定不张开嘴巴来遮丑吧。抿一抿嘴的时候,却又看到自己像是哨牙妹般,嘴巴嘟得可以吊油瓶了。唉,箍牙,哪里美呢?
只为了等待卸下牙套的那一刻。

天知道那漫长的3年箍牙岁月是怎么过的,就好像穿着钢线内衣3年不能脱啊。

刊登于《风采》4月刊

梁智强

最近,因为工作的关系,访问了一位两性婚姻治疗师。聊的,就是最近热到爆的梁智强婚外情。无非就是要他分享男性的心理、女性的反应,和维系婚姻的方式。

他很专业地分析梁智强搞三搞四的原因、还提供了太太们一些建议,教他们怎么留住老公。他的分析,或许就是事实;他的建议,或许就会成效。但是,听着听着,真的很碍耳。碍耳不是因为这位治疗师的个人意见,而是因为他的个人意见其实也代表着社会中好一大部分人的想法。就会觉得,女人干嘛那么惨?

他直截了当地承认,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所以,他对于诱惑的抵御力是非常之差的。特别是有权有势的男人,比如梁导演,他有多么多的机会接触到一些高素质(外貌和身材)的女生,而又有多么多的窈窕淑女向他投怀送抱。套句广东话的俗语,都送到嘴边了,仲唔食?

其实,这样的认知,和成龙的那句‘我犯了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是一样的。把拈花惹草归类为男人的天性,所以自己做了再多伤害别人的事情,也不过是天性使然。能把自己控制好,就是A等好男人。没有把自己控制好,也不过是个B等普通男人。对,他们只认为自己普通,不会觉得自己‘烂’。

就这样,这些烂男人就永远拿着一个叫着‘天性’的免死金牌,乞求身边女人的同情和社会大众的谅解。

那女人们呢?这位分析师认为,聪明的女人,都会选择隐忍和谅解。为了丈夫和孩子,她会退一步或只眼开只眼闭,而这段婚姻就得以维系。注意到吗?他的用词是‘聪明’。

曾几何时,有原则、有想法、会保护自己的女人都变成了‘愚蠢’。而那些被欺负了一遍又一遍,都还相信对方会为了自己的所谓伟大而悔改的女人都变成了‘聪明’?

就是常从男人口中听到的那句:“只不过是逢场作戏,我最爱的还是你,那件事就让它过去,我还是一样爱你!不要那么傻,为了这点小事典当我们的爱情好吗?”

是谁典当了爱情?这是女人的聪明与愚蠢,还是男人为女人定义的聪明与愚蠢?

这些男人处处留情,还可以理直气壮,难怪我们现在的社会,多了一大票的女同性恋。


刊登于《风采》4月刊

Thursday, April 8, 2010

被遗忘的时光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还在床头,页面任风扇吹呀吹呀,多么忙都好,我一定要在这个月里面完成它。

我记得,当时出席她的新书分享会的时候,她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我认为,马来西亚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也好、一九五七也好。”这段话,激起了坐在我侧边,从事电视行业的友人的熊熊烈火。他想要制作一个有如《大江大海》般的电视节目,把马来西亚的历史,用一个非官腔的方式,记录下来。

刻画一幅大江大海,又岂止是一股热情就可以渠道而成的呢?它需要的是掏不尽的历史知识、人脉网络、和背后故事。

我没有那么大的理想。或者说,我不觉得我的能力支撑得起一个那么大的理想。

但是,我不会忘记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冲动。

这本书,用每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来编织一个大时代的面貌。龙应台从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起。对,我的婆婆和外婆,不也经历过那个动荡的大时代吗?我当时就有一股冲动,拿着录音笔和记录簿,到外婆和婆婆的膝下,听她们讲故事。

奈何,这股冲动,没有实现。

站在她们的面前,我不知所措。即便曾经当过实习记者,可以无畏无惧的走向陌生人,访问陌生人,但是在亲人面前总是难以启齿,突然不知道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开场白。所以,没有录音笔,没有记录簿。

当有一天起床,我不知怎么充满了正能量和勇气,走到外婆的跟前,才发现她连我是谁都不记得了。外婆患上了老人痴呆症,连有没有吃过饭都未必记得,又何苦追问她那封尘了几十年,或许未必想提起的记忆。

我想起了头脑依然非常清醒的婆婆。然后,我发现,我根本听不懂她那一连串的福建话在说什么。我再发现,我就连“婆婆,吃鱼”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都没有办法完整地表达给她听。这下可好了,我‘听无’,她也‘听无’,谈什么说故事、听故事。

那股冲动,就这样无疾而终。

她们都已经到达80 多岁高龄了。离开后,那就是一段,我没能把它留下来,被遗忘的时光,没人想起,没人提起。

刊登于《风采》3月刊

Sunday, February 28, 2010

不能没有你

最近看了一部台湾电影,也是2009年金马奖最佳影片作品 -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改编自台湾一社会新闻跳天桥事件,讲述来自高雄的一对亲生父女因为‘不合法’而面临被分开的危机,以及他们如何在法律、政府机关、恶劣环境的逼迫下,爸爸抱着女儿以跳天桥的方式抗议不公。这则新闻于2003年在台湾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似乎题材本身已让电影具备足够的话题性。

我相信,导演和编剧清楚知道,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展、得奖或是赚钱。这部电影要向我们诉说一个故事。一个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却频频被忽略、有关被边缘化的故事。因此,他们用了低调而卑微的笔触来表达 - 朴实得全程只用黑白色来呈现、柔和得除了跳桥之外,没有什么大吵大闹或激烈动作场面。就连父女最后团聚的场面,也只是各站一方,对望着,仅此而已。

这个高雄的故事,也在吉隆坡的某一处周而复始的上演着。

高楼大厦一旁座落着非法木屋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景象。我们的车子从高速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时候,只对它瞄了一眼,就再无问津。到底里头住着怎么样的人?他们过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一日作息是如何?我们常会简洁地盖上两个印章:‘外劳’、‘贫穷’。

可‘外劳’不是全部。里头可能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女、一对充斥着家庭暴力的夫妇、或是一个入不敷出的贫困家庭。他们维持生计的方式就是一堆没人愿意做、危险性极高的散工,如非法的石油运输货车司机、又如缺乏安全措施的建筑地盘工人。

‘贫穷’更不是终点。贫穷而急于挣钱的生活让他们无暇吸收资讯、没有能力负担媒体网络、也很少机会接触到贫穷阶级以外的人,导致了他们的无知。他们不懂得如何通过社会福利机制来改善生活、他们不懂得使用法律途径来保障自身权益、他们更不懂得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到底可以向谁求救。所以,他们也不懂得,7岁了,该送小孩受免费教育了。就像《不能没有你》的爸爸不知道要给女儿登记户籍一样。

这样的贫穷与无知就在这个阶级里不断地恶性循环着。

故事的另一面是,政府的无能和制度的缺陷延续了这个循环。《不能没有你》的爸爸从地方登记局被踢到福利社、从忙着选举的台北议员办事处踢回地方登记局、再被地方登记局踢回台北。这样的踢皮球游戏我们应该都蛮熟悉吧。

当政府没有一个管道协助小市民解决问题,而官员又以‘没有这样的规矩’为藉口而拒绝提供协助,或是‘你这个case应该是另一个部门的事’来推卸责任,再多的承诺和口号都是枉然。

因为,没有人听到他们的声音。


刊登于《风采》2月刊

助纣为虐

常听当老师的妈妈说,学校里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很‘巴闭’的家长。仗着自己有点钱有点势,就一味包庇自己的小孩。不准打、不准骂,不然就随时挨告。然后这个小孩就开始从纯粹的不懂事变得有意识的霸道,在学校里耀武扬威,肆意欺负其他同学。

是的,那些极端分子就是在耀武扬威。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的:

领袖高举匕首,宣示所谓主权的时候,得到的是民族的欢呼,而不是煽动种族情绪的惩罚。哦原来言语上欺负同学是被允许的,一年几次也没问题。

当他的同学不能忍受被欺负了,举手抗议,反而被痛骂了一顿,被指责挑衅同学间的情谊,有的还被罚留堂。哦原来自己是可以乱乱来,同学也无反击之力的。

接着上演的当然就是得寸进尺的戏码啦。这群极端分子拖着牛头上街示威,又踢又踩,就像是把玩着同学最心爱的东西,然后比着胜利手势伸舌头。哦原来下场也没怎么样啊,同学还被劝说要宽容一点。

横行霸道就是这种包庇教育的结果。

这群极端分子习惯了当老大,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字眼运用,就足以令他们幼稚地发飚。

但是,除了幼稚之外,他们毕竟不是小孩。小孩最过分也只是懂得把图钉放到同学的椅子上,他们却把火放到别人的宗教场所。动机是恶劣的、手法是可怕的、伤害是巨大的。

而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人们,你们在干什么呢?不是很爱用内安法令来拘捕任何可疑为‘煽动种族情绪的极端分子’和‘制造恐慌的恐怖分子’吗?他们还不算是拘捕对象哦?

尊重和包容,是这群极端分子没学会的,也是溺爱他们的家长没教导的。


刊登于《风采》1月刊

属于大家的圣诞

家里从来不庆祝圣诞节,所以我跟它也不太熟。这个节日对我而言代表着三件事:一,请它最好坐落在工作日的公共假期;二,讨厌人挤人却又不甘缺席的购物商场大减价;三,进电影院观看系列圣诞电影。

对于圣诞节的由来、平安夜是什么、圣诞老人姓什么我都不知道。我想,既然不是基督教徒,圣诞节应该不太关我的事。

朋友的一个故事,让我重新定义“圣诞节”。且称他为小C

每逢圣诞前夕,小C的妈妈一定会问他:“你想要圣诞公公给你什么礼物啊?”他就迫不及待地把想了三天的答案告诉妈妈:“可不可以跟圣诞公公要Game Boy?”然后两母子就一起把大大小小的红色袜子挂在客厅左侧的圣诞树上,小C还不断默念恳求圣诞公公真的会到访。

是的,就如故事书里的情节,第二天早上,小C就在袜子里找到他梦寐以求的电子游戏机。也如同故事里的小孩,小C对于圣诞老公公来家里派礼物一事雀跃万分、深信不疑。

这或许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圣诞童话,但这小小的大话却编造了无数个孩子的美丽梦想,也牢牢
拉住了无数个温暖家庭的浓浓情谊。

长大后的小C,当然知道所谓的圣诞老公公就是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从21岁开始,小C就每年圣诞前夕问爸爸妈妈想要从圣诞老公公那里得到什么,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塞进属于他们的红袜子里。同样的,爸爸妈妈就会在隔天早上收到一个已预知的‘惊喜’。

只是圣诞老公公换人做了。

就像很多的企业公司里,都有圣诞礼物交换环节。慷慨解囊的老板,还会请员工们吃个圣诞大餐。在这一天,不管你平时职位有多高、他多么厉害勾心斗角、我多么的不起眼,人人都是圣诞老人。人人手上都有一份祝福,送到另外一个人的手上;人人脸上都会挂着一颦笑嫣,传染到另一个人的身上。

这和农历新年要说‘恭喜发财’和送红包的意义很相似。只是一者偏向热闹喧嚣、一者偏向安静温馨。

不是基督教徒才能庆祝圣诞,不是留白胡子才能当圣诞老人。


刊登于《风采》12月刊

轰趴

电影太孤独、唱K会走调、泡酒吧太贵、吹水太无聊,当你觉得马来西亚的夜生活太枯燥,轰趴就是王道。

轰趴,是一个我们常在台湾综艺节目中听到的词汇。它是Home Party的音译,顾名思义就是家居派对。它也可以是意译,誓要把来客都轰到趴下来。这项活动在英美国家是家常便饭、在台湾和中国大陆是时尚的象征、在墨尔本这个文化大熔炉当然也少不了。

一间较为宽敞的家,加上一群猪朋狗友,就能欢度一个疯狂的夜晚。
由于灯光和音响设备的限制和可能被邻居臭骂的考量,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的轰趴通常都没有五光十射的灯光和强力节奏的舞曲(独立式豪宅则另当别论)。但是,这丝毫不减低派对的娱乐性,因为那些都只是华丽的包装,创意主题才是轰趴的魂魄。

主题决定了派对的布置、服装、食物、音乐和气氛。在构思主题的时候,创意是最高指标,那些平庸乏味的‘跨年派对’或‘圣诞夜’就免了吧。主题种类繁多,它可以是制服派对、可以是电影和卡通人物、也可以是指某个年代。

比如,我们可以设个‘回到童年’的主题。当天,所有来宾都必须要打扮成小孩一样,要怎么变成小孩就让他们自由发挥,你会得到很多的惊喜。有人会穿着小学校服、有的会把短裤裤裆和袜子都穿得高高的、有的会索性绑着冲天炮出席派对。

现场布置当然也不能马虎。延续着同样的主题,现场布置可以有各式各类的气球、把家家酒的玩具厨房器具都拿出来、LegoUno更是不可或缺,墙上还可贴满小时候的照片和绘画作品。食物方面,一定是薯条、炸鸡块、冰淇淋、巧克力和棒棒糖之流 小孩超喜爱大人超反感的那些。

每个人到了派对都像是回到自己的幼稚园,回到那个“老师,我要小便”和“我不要跟你好了”的年代。

决定派对成败的,除了主题,就是流程和游戏。只要流程编排好玩,就能High翻整晚。首先,要考量来宾人数、性格和年龄,才能设计一些对味的游戏。年纪稍轻的就来些团康游戏、疯狂整人游戏是大学生的最爱、那些年纪稍长成熟稳重又很拘谨的朋友或许就要加入一些酒精来推高他们的情绪了。

其次,要看看当晚是为什么而设的派对。如果是个生日派对,那作弄生日的人是一定要的啦,比如要他从面粉堆中用嘴巴寻找糖果。派对还可以安排一个服装走秀,颁奖给穿得最切合主题的朋友,惩罚最没有诚意的来宾,就砸个鸡蛋什么的。嘿嘿,想起来都开心。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别担心。轰趴不一定是要裸体、滥交和吸毒的。

刊登于《风采》10月刊